• 首页
  • 泰能介绍
  • 泰能服务
  • 泰能案例
  • 资讯信息
  • 加入泰能
  • 当前位置: 首页> 资讯信息> 如何防范专利侵权纠纷?

    如何防范专利侵权纠纷?

    一、专利侵权的概念


    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,以生产经营为目的,实施了依法受保护的有效专利的违法行为。

    专利权被侵权的自然人或者法人享有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、消除影响、赔偿损失等民事权利。

    二、专利侵权的行为类型

    (1)侵犯发明专利未经发明专利权人许可,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、使用、许诺销售、销售、进口其专利产品,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、许诺销售、销售、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。

    (2)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未经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,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、使用、许诺销售、销售、进口其专利产品的行为。

    (3)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未经外观设计专利权人许可,实施其专利,即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、许诺销售、销售、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。

    三、关于侵犯专利权的赔偿

    根据《专利法》第七十一条的规定,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,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实际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利益确定;若权利人损失与侵权人获利难以确定,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。对于故意侵权且情节严重的,可在上述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。当权利人损失、侵权人获利及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时,人民法院可根据专利权类型、侵权行为性质和情节等因素,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。

    四、遭遇专利侵权怎么办

    (1)协商:即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或寻求专业调解组织、行业协会等第三方进行调解。协商解决纠纷通常具有高效、低成本、有利于维护合作关系等优点,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矛盾激化。

    (2)行政救济:即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请求侵权行为人(公司)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局(知识产权局)进行处理或调解。

    (3)司法救济:即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。

    (4)仲裁: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仲裁的事项,双方当事人根据达成的仲裁协议,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。仲裁具有专业性、保密性、高效性等特点,适用于双方希望通过非诉讼方式,且更注重商业秘密保护和裁决效率的情形。

    五、如何防范专利侵权纠纷

    (1)保持技术的保密性:在与他人合作或交流时,确保签署保密协议,并限制对商业秘密的访问权限。控制内部员工对敏感信息的访问,降低内部泄漏的风险。

    (2)及时申请专利:在公开展示方案之前,务必及时在相关专利局提交申请并等待批准。只有获得专利保护,才能对他人未经授权的使用行为提出起诉。

    (3)提升专利质量:在申请专利时,注重专利的创新性、实用性和稳定性,提高专利质量。对于核心技术和产品,考虑申请国际专利,扩大专利保护范围。

    (4)专利组合:权利人通过申请多个相关专利来保护发明或创新的不同方面,从而提高专利的覆盖范围和保护力度。

    (5)知识产权贯标:企业通过贯彻实施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》国家标准,在内部建立标准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,从而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能力。

    (6)定期监测市场:通过关注竞争对手的产品、技术和市场动态,及时发现类似或相同的技术或产品。建立专利侵权监测系统,检查专利数据库、监控市场和竞争对手的行为。

    (7)做好专利侵权风险评估:对已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进行专利侵权风险评估。识别潜在的侵权风险,并采取相应的措施,如重新设计产品或通过许可协议获得专利授权。

    (8)与专业机构密切合作:专业机构的专利律师专门从事知识产权法律事务,能提供专业法律建议,评估专利权益,并制定维权策略,企业应与专业机构密切合作。


    申明:文章来源于惠科金知识产权(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文仅供交流学习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,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)

    顶部
    4001011648